亚洲A级毛片一级|亚洲精品无码白丝流白浆在线播放|人人人淡人人澡人人人妻|中文字幕不卡在线v

<ul id="wmksw"></ul><menu id="wmksw"><noscript id="wmksw"></noscript></menu>
<strike id="wmksw"><code id="wmksw"></code></strike>
<dfn id="wmksw"></dfn>
<dfn id="wmksw"></dfn>
  • 首頁 > 文化 > 文壇往事 > 正文

    馮玉祥在江津暫住21天 平均每天創(chuàng)作兩首多詩歌

    文章來源:鳳凰網
    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6-07-29 09:40:56

    簡要內容:抗戰(zhàn)時期,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曾在“陪都”重慶上游近郊江津縣暫住過21天。1944年3月5日,馮玉祥從重慶乘火輪溯長江而上到江津縣組織開展“獻金抗日”活動。馮玉祥從3月5日來江津到25日離津去瀘州這21天里,他天天都被感奮著,靈感迸發(fā),詩泉不斷,墨涌筆尖。

    抗戰(zhàn)時期,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曾在“陪都”重慶上游近郊江津縣暫住過21天。在這21天里,他寫詩達到46首,平均每天創(chuàng)作兩首多詩歌,這數量不可謂不大。

    馮玉祥只讀過一年多私塾,11歲當兵。他在軍營里學寫字,因為窮,就用細竹筒纏上麻絲,蘸著黃泥在洋鐵片上練字。他一生輾轉坎坷,都在探索救國救民之路,但好學不輟,即使在戎馬倥傯中仍手不釋卷。雜書讀多了,就愛寫詩,他自稱所寫的詩為“丘八詩”。他說,我是一介武夫,是個大兵,將兵字上下拆開,就是丘字和八字,所以我寫的詩就叫丘八詩。周恩來等就戲稱他為“丘八詩人”。

    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馮玉祥來到陪都重慶。他本是蔣介石的拜把子兄弟,但兩人對共產黨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馮玉祥是堅決支持抗日,反對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因而蔣對他感到非常惱火。1943年,抗日戰(zhàn)爭到了最艱難的時候,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國民黨中常委的馮玉祥在大后方陪都重慶組織開展“獻金抗日運動”。

    1944年3月5日,馮玉祥從重慶乘火輪溯長江而上到江津縣組織開展“獻金抗日”活動。在江津,他深入到幾江和白沙等鎮(zhèn)的學校、商店、工廠、教堂、鄉(xiāng)村、社團等等,還走進尋常百姓家,宣傳抗日救國。在白沙組織了萬人獻金抗日大會等。白沙地區(qū)捐國幣款達700多萬,幾江地區(qū)捐款達900萬元,合計達1600多萬元。還有一大批金銀手鐲等實物。江津縣的捐款超過了以往的總和。

    馮玉祥深深地被江津人民無限的愛國熱情所感染。江津各界人士傾囊捐資支持抗日的一個個動人場面在他的腦海中留下了永遠不可磨滅的印象。后來馮玉祥親著了《川南游記》一書,書中收錄了他寫的《節(jié)約獻金打破一切紀錄的江津縣》、《最愛國的鎮(zhèn)市——白沙》等文章。

    馮玉祥從3月5日來江津到25日離津去瀘州這21天里,他天天都被感奮著,靈感迸發(fā),詩泉不斷,墨涌筆尖。他走到哪,詩就寫到哪,他見到啥就寫出啥。船過小南海,他就寫出《小南!,他走到一個單位,見正在開會,就寫出《開會》,聽見鼓掌,就寫出《鼓掌》。到醫(yī)院,就寫出《醫(yī)院》,到訓練所,就寫出《訓練所》,到被服廠就寫出《被服廠》,到福音堂,就寫出《福音堂》,到學校就寫《國立九中》。在國立九中,見學生們正在集中吃簡便粗淡的午飯,他心里非常難過,就寫出反映學生生活清苦的《午飯》。

    馮玉祥還將許多節(jié)約獻金的典型人物寫成了詩:《于翔女士》、《肖縣長》、《凌先生》、《甘江》、《縣長夫人鄭玉清》、《號兵李澤金》、《李治幫》、《老太婆》、《四位先生》等等。這些詩,情感真摯,用詞樸實,通俗易懂,不拘形式。喜樂哀怒均成詩,并迅速流傳到民間。

     

    3月23日早上,馮玉祥散步到江津長江邊,看到幾個婦女在江邊跪在石灘上洗衣,手和腳都被凍得通紅,于是,他寫下了《洗衣女》——

    婦女洗衣跪江邊,不但手疼腿亦酸。富貴女流不知此,還說江景使人寬。

    就在馮玉祥離開江津的頭一天,江津“武昌藝專”校長唐業(yè)精和教授唐一禾乘“民惠輪”去重慶,途中發(fā)生海損事故,唐氏兄弟遇難。噩耗傳來,馮玉祥無限傷感,立即寫下《武昌藝專》、《民惠輪》兩詩,深情悼念這兩位愛國美術家和教育家。

    駐江津的國民黨軍隊欺壓百姓,因看戲不買票發(fā)生爭執(zhí),一連長用機槍橫掃大街,打死無辜百姓。死者的老母親知道馮玉祥來江津,就在大街上攔轎喊冤叫屈。馮玉祥寫下了《喊冤婦》——喊冤老太婆,一把抓住我。冤枉又冤枉,叫我聽她說:

    機槍滿街掃,兒子初打死。一家靠誰養(yǎng)?淚水一沱沱。

    當兵不抗日,這是為什么?養(yǎng)兵打百姓,天理是如何?

    據說蔣介石看了他的拜把兄弟的這首詩后,既惱又怒,下令將這連長槍斃。

    馮玉祥在江津的這21天,將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推向了最頂端,形成了自己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高峰期。這有他長期積累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令他異常振奮的江津人江津事撞擊開了他創(chuàng)作靈感大閘,每天他都詩泉如涌,激動不已。他說:“白沙獻金大會后,晚十時上床,無論如何睡不著,起來寫了五首丘八詩”。21天創(chuàng)作出46首詩歌,且首首挺,詩詩新,可謂新意迭起,意景萬千。這樣的創(chuàng)作水準和數量,在古今中外的軍旅詩人中無與倫比,這實為之罕有。

    馮玉祥的“丘八詩”針砭時弊,憎愛分明,切中要害,通俗自然,真實易懂,不拘格調。全是有感而發(fā),質樸如話,亦詩亦史亦口語。既具有唐代大家白居易的遺風,又有著名的民間詩人張打油的風格。這種下里巴人的“丘八字”,婦孺喜歡,基層讀者和貧民讀者喜歡。馮玉祥曾自謙地說:“我的詩,粗而且俗,和雅人們的雅詩不敢相提并論……”

    周恩來曾對馮玉祥說:“丘八詩始為先生所倡,興會所至,嬉笑怒罵,都成文章”。郭沫若也題詩贊揚馮玉祥“丘八詩章石點頭,氣塞蒼溟歌益壯”。茅盾則說馮玉祥是“文章入伍,文章下鄉(xiāng)。”(龐國翔)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首頁推薦
    熱門圖片
    24小時熱門資訊
    24小時論壇熱帖

    新聞熱點

    2016-07-19 13:02:28
    2016-07-23 09:38:13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