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關系決定生意成敗
30年前,吉爾多和父親安吉洛從意大利來到內蒙古尋找優(yōu)質克什米爾羊毛,這次中國之行,給他們留下印象的除了味道奇怪的蒙古奶茶和熱情到無法拒絕的茅臺酒,還有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
上世紀80年代末,安吉洛跟隨世界制造業(yè)協(xié)會再次來到中國,這一行促成了進入中國的決定。1991年杰尼亞成為首個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奢侈品牌。如今,包括內地、香港和澳門的大中華市場為集團貢獻了1/3的收入。
吉爾多認為,家族企業(yè)的成功離不開整個家族所信奉的那句意大利老話——親近的家庭令生意興隆,生意興隆令家庭更親近,這也成為杰尼亞家族的一個重要原則。盡管家族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但每年兩次在意大利的家庭聚會是所有人都會盡量參加的重要活動。
“我不是那種容易相處的人,但我很看重這個團隊,雖然有時候我可能會讓團隊左右為難,我們會有爭執(zhí),但資源是有限的,你必須決定投向哪里,這確實很困難。”吉爾多直言。在杰尼亞,人們形容吉爾多的命令就像槍擊一樣短促直接。
盡管不止一個家族成員在杰尼亞任職,但分工明確,作為首席執(zhí)行官的吉爾多在企業(yè)事務上是最后拍板的那個人,而擔任主席的哥哥Paolo在協(xié)調和團結家族成員關系上則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過去10多年里,杰尼亞在多個領域進行新的其他嘗試,包括與雅詩蘭黛集團合作推出香水、與意大利生產商Perofil合作推出杰尼亞內衣等。2013年,杰尼亞與瑪莎拉蒂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第二年春天推出一款限量版車并大獲成功。
這些新的元素,是在整個家族信奉的原則下,吉爾多對于家族企業(yè)發(fā)展的解讀——根與翅膀,既要不忘本,也要把眼光放得長遠。盡管有些發(fā)展決定可能日后被證明是一個錯誤,但作為企業(yè)家必須經歷錯誤,“重要的是,糾正這些錯誤,知道如何應對。”
不忘本,不只是堅持每年兩次家庭聚會,也體現(xiàn)在杰尼亞集團的運營上。20世紀80年代,安吉洛和奧爾多建立起縱向供應鏈體系,繼承了Ermenegildo對高品質布料的追求,從牧場的羊到店鋪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現(xiàn)在,杰尼亞仍然保留這一昂貴的體系。
“這確實成本很高,但如果你問我杰尼亞最重要的兩個競爭優(yōu)勢,一個是布料,一個就是縱向供應鏈體系。”吉爾多認為,這不但確保布料質量和有利于創(chuàng)新,也令杰尼亞的定制西裝能夠實現(xiàn)歐洲四周、全球五周到貨。
如今,杰尼亞家族的財富正傳向第五代。6個月前,吉爾多的兒子正式加入這個全球最大的男裝奢侈品集團,負責為集團的商業(yè)模式帶來新的改變。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