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新世相推出的《新世相營銷課——十大營銷爆款公開復盤》知識付費活動,因為涉及多級分銷被微信團隊喊停。
當萬人掏錢學習新世相的營銷課時,他們本身就成為新世相的營銷案例——你越是渴望成功,就越容易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變成被收割的“韭菜”。
(視覺中國/圖)
前幾日,一組五顏六色的海報刷屏朋友圈,這是由新世相推出的《新世相營銷課——十大營銷爆款公開復盤》知識付費活動。新世相,一個知名度極高的新媒體營銷公司,號稱善于打造刷屏級營銷事件,“4 小時逃離北上廣”、“丟書大作戰(zhàn)”、“佛系青年”——其爆款營銷經(jīng)驗也醒目地標注于海報上。更逆天的是此營銷課的銷售規(guī)則:“每萬人購買漲5元”!眼看著朋友圈刷的價格水漲船高,身邊好友紛紛入坑,并在海報上“喊話”:“在漲價前邀你一起組隊學習!”能忍?不過,這場盛會開始不到5個小時,就因為涉及多級分銷被微信團隊喊停。戛然而止時,該課程價格已經(jīng)從最初的9.9元漲到54.9元,購買人數(shù)已達96699人次。
新世相創(chuàng)始人張偉事后回應,內容產(chǎn)品經(jīng)得住考驗是一切銷售和傳播的根本。言外之意這次營銷的套路無論多么花里胡哨,肯掏錢的大多數(shù)人,還是基于認可新世相的內容質量。的確,新世相營銷課的目標客戶非常明確,就是需要營銷知識、渴望“10萬+”的傳媒公關界人士。這些群體對新世相經(jīng)驗的狂熱,更讓人想起一度被“成功學”支配的恐懼。只是與成功學導師熱血沸騰的演講或成功學書籍慷慨激昂的文字不同,這次人們對成功學的追隨披上了知識付費的外衣,卻依然掩飾不了他們對于獲取成功的焦慮與渴望。
成功學步入“新世相”
卡耐基的演講、貼著馬云大頭照的管理書籍或語錄、各類商界名人的傳記,每個書店都會有它們不可或缺的位置。有一段時間,“成功學導師”走進眾多公司和中小學校園,在舞臺上聲情并茂地介紹自己金光閃閃的頭銜與經(jīng)歷,舉起手或伸出食指做強調狀,帶領大家反復咆哮:“我要,我愿意,我能行!”聽眾熱淚盈眶。不少人可能對這些成功學的傳播場景嗤之以鼻,覺得是“洗腦”、“玄學”、“正確的廢話”,但這絲毫不妨礙成功學依然有它巨大的市場,因為通過看幾本書、聽幾場演講、上幾堂課就能成功,看起來真的無比方便與快捷,也極具吸引力。
知識付費的興起,和成功學風靡的原理如出一轍,在成功學的包裝形式產(chǎn)生變化的同事,也讓它有了繼續(xù)發(fā)展的土壤。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同樣是崇尚捷徑的心理,看一本成功學書籍、聽成功學導師演講,顯然已經(jīng)不夠快了。能夠沉下心來看書上課的人越來越少,更不要提去“進修深造”。知識付費正是抓住了互聯(lián)網(wǎng)碎片化時代的發(fā)展特征,以及現(xiàn)代人的知識焦慮。簡而言之,人們都希望,在上下班路上看手機的時間里,便能快速汲取更多知識。尤其是近年來,不少“草根”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這一途徑成為身價不菲的網(wǎng)紅,帶來了一種“成功仿佛觸手可及”的繁榮景象。在這樣的情況下,新世相這樣一個大V開課傳授如何營銷,對于那些迷惘的博主來說,自然就極具吸引力了。
但通過碎片化學習獲取成功是一個悖論。不少為知識付費的人,其實清楚看到碎片化閱讀對自身積淀與提升毫無幫助,但由此產(chǎn)生的焦慮,最終他們還是通過碎片化的學習來解決。畢竟在時間與精力都不足的情況下,總得做點兒什么緩解焦慮吧?哪怕是假裝在學習呢。在朋友圈呼朋喊友組隊學習,而不是組隊吃雞,這個氣氛就足夠誘人了。在為課程付錢、轉發(fā)朋友圈的此刻,可以簡單、快速、大量學習的虛假擁有感,就如同成功學導師的演講般振奮人心。至于到底最后能得到什么課程,自己能領悟到什么成功訣竅,暫且不去考慮了,就像聽完了導師的演講,你一點兒也想不起他說了什么。
追隨成功學注定不能成功
狂歡過后,冷靜思考,有一個道理雖令人沮喪,卻是顯而易見的:就算精讀成功學達到專業(yè)十級,你最終也不會成功。
首先,成功的人一般不會把他的經(jīng)驗百分百的告訴你,新世相所售的營銷課會為你定制一套通往成功的解決方案嗎?你最多只能從它的成功經(jīng)驗中得到一點啟發(fā)而已。何況,成功者在談論自己成功的原因時,表達的從不是事實的全部。因為就連成功者自己,都可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成功,成功的原因本來就是錯綜復雜的。
不過,假設成功人士真的能把成功因素全盤托出,一一分析,聽眾是否就能受到指點而走上人生巔峰了呢?答案也是否定的。成功學有一句老生常談:成功是可以復制的。這是整個成功學理論體系的基礎,但也是實實在在的雞湯與偽命題。成功的人本身就具備了成功的特質,眼光、性格、悟性、行動力、出身……這些特質要不就是與生俱來,要不就是與成長環(huán)境密切相關,很難通過學習加以復制。何況,想通過成功學獲取成功的人,從動機來講,就充滿惰性與投機取巧心理,也就更難成功了。
成功需要一點際遇與運氣?梢哉f就算你和當初的馬云有著一樣的起跑線,也不會取得他那樣的成就。新世相營銷課到截止時,有接近10萬人加入購買課程,他們當中又有幾個人能變成“新世相”第二?可能是完全沒有。再怎么不情愿,我們也必須承認,成功是稀缺品,大部分平凡人無論再怎么努力,距離那些“社會成功人士”,依然有非常遙遠的距離。
你渴望成功的樣子,很像一棵韭菜
事實上,在這場鬧劇中,更加讓人細思極恐的是:當萬人掏錢學習新世相的營銷課時,他們本身就成為新世相的營銷案例——你越是渴望成功,就越容易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變成被收割的“韭菜”。
在成功學領域,有的人是真正的成功人士,因此他們的名言、演講會被追求成功的人奉為至寶,雖然他們往往是不自知的。另一種人則相反,他們憑著過人的口才和對人性心理的把控能力,當上“成功學導師”而獲得成功。后者的成功可以說是利用了萬千渴望成功的人,收割了一大波“韭菜”。運營知識付費的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就是成功學導師的進階版。
諾貝爾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在對當今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進行預測時,就曾指出:“有價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焙芏嗷ヂ(lián)網(wǎng)企業(yè)的運營目標,正是盡可能地激勵用戶使用自家的產(chǎn)品,收割其注意力和時間。新世相的這波操作,不論是噱頭打造,還是利用人們追求成功的焦慮心理、促成社群傳播效應,其對人性的洞察和營銷套路可謂精彩。這也說明很多自以為遠離了成功學的人,并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精明、堅定。
新世相營銷課最后被禁,差評調侃不斷,其中得失外人無法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這次朋友圈接力的過程中,新世相既收割了韭菜,同時又收獲一個刷屏級的成功營銷案例,下次要是做海報,內容可以更豐富了。便有網(wǎng)友調侃,成功學要想發(fā)揮作用,前提是你自己千萬不能相信,而要讓別人去相信它。所以新世相教給我們的營銷經(jīng)驗,不在它那幾門課之中,而在于這個事件反映出來的精妙“割韭菜模式”。如果你在事先就能夠對“成功學導師”的營銷精髓有一個較為精準的判斷,就已經(jīng)說明你在個人素質上,比那些因為9.9元低價入坑而沾沾自喜的人要更接近成功了。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網(wǎng)的觀點和立場。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