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本無行政區(qū)劃的界限,地處幾省市交界的邊鎮(zhèn)在更大的地理尺度上屬于武陵山區(qū)。武陵山區(qū)是渝、湘、黔、鄂自然和人文匯集的區(qū)域,地形上是云貴高原的邊緣,在高原與山地跌落起伏之間,烏江、沅江、澧水等水系迂回穿流,刻畫出萬千多姿的嶺谷,土家族、苗族和漢族在山谷間繁衍生息。
武陵山區(qū)的邊鎮(zhèn),和沈從文筆下的翠翠一樣,淳樸而野性。洪安河與清水河將幾個邊鎮(zhèn)相隔,新修的大橋又把它們連為一體,渝、湘、黔三省市都把這里視為“邊城第一鎮(zhèn)”!笆竦烙斜M時,春風幾處分;吹來黔地雨,卷入楚天云”,清代文人章愷詩意地道出了“雞鳴三省”的地理特征。湖南境內的河心島為開發(fā)旅游命名為翠翠島,一尊少女雕像吸引著人們一睹芳容。重慶境內的洪安河半島曾被形象地稱為“三不管島”,據說亂世時解決紛爭的方式就是上島立下生死契約,生死由天,勝者到鎮(zhèn)上答謝豪飲,敗者黯然離開甚至被拋尸江中。
洪安古鎮(zhèn)里沿街皆是被稱為“封火筒子”的建筑,這是為了防火而建。聯(lián)排的封火筒子之間,夾連著二層木樓,形成一間間商業(yè)店鋪。曾經興盛的“永誠”、“益和”、“復康”、“集豐”四大商號和抗戰(zhàn)時期的復興銀行舊址,已經成為二野司令部舊址和劉鄧大軍進軍西南紀念館。而隔岸相望的邊城古鎮(zhèn)則是沈從文筆下的味道,江邊層層抬升的吊腳樓在街巷間回轉,迎合著游客的遐想。一根鋼絲連接兩岸碼頭,也是渡船來往的動力,滿客之后,老船公悠閑地坐在船屋內,用一根圓木作絞桿,卡在鋼絲上一點點把船拖到對岸,故事就在這一來一往中展開。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