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前,各省的奧運冠軍榮歸故里,鮮花掌聲蜂擁而上;20天前,女排奪冠,我們舉國歡騰;30天前,“洪荒少女”傅園慧火遍朋友圈。而在今天,還有一群身披祖國戰(zhàn)袍,一樣拼搏在里約奧運賽場上的體育健兒,他們爭金奪銀、奮力拼搏,讓五星紅旗一次次升起在體育場館的最高點,讓義勇軍進行曲一次次奏響在里約,但我們卻很少關注他們的存在。9月7日,里約殘奧會開幕,由308名運動員組成的中國殘疾人體育代表團將參加17個大項328個小項的比賽,是我國參加境外舉行的殘奧會運動員人數(shù)最多、參賽項目最多、代表團規(guī)模最大的一屆。我們?yōu)槭裁礇]有關注他們呢?是不是殘奧會上沒有明星大腕,沒有男神女神,沒有“洪荒之力”,沒有美麗與感動,沒有精彩與刺激呢?全然不是,中國自行車隊C2級運動員梁貴華整個大腿被截肢,但就是這樣一位單腿騎士戰(zhàn)勝了擁有雙腿的對手,書寫了奧運賽場上的傳奇。像梁貴華這樣憑借堅忍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奮力拼搏的精彩在里約不斷地上演。
他們的拼搏不比任何一個健全人少,他們遠比我們想象的強大,比我們想象的美麗,比我們想象的值得敬佩。中國殘奧健兒如此優(yōu)秀,但我們卻沒有關注他們。從紐約殘奧會第一次參賽取得2枚金牌,到上一屆倫敦殘奧會中國拿下95金71銀65銅、以231塊獎牌高居獎牌榜首位,中國代表隊在殘奧會上的表現(xiàn)之搶眼、進步之神速令人驚艷。然而,相較于中國代表隊在殘奧會上一騎絕塵的表現(xiàn),殘疾人在我國受到的尊重程度就顯得頗讓人有些慚愧。
我們對殘疾人的了解和尊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你認真觀察會發(fā)現(xiàn),專為盲人而設的盲道在很多地方成了擺設;公交車很少有輪椅輔助踏板;很多公共場所沒有無障礙設施,即使有也被亂擺亂放的雜物給封死;無障礙廁所則永遠被一把鐵索鎖著;殘疾人走在路上會遭人報以異樣的眼光……
對殘疾人的態(tài)度,是對公民意識的檢驗,折射著社會的良心。殘疾人也是人,和我們一樣渴望平等、參與、共享。殘奧健兒在賽場上像正常的運動員一樣競賽、慶祝,他們用自己的努力拼搏贏得了掌聲和尊重。他們不需要“身殘志堅”“自強不息”這樣的詞語,不需要憐憫、施舍、被當成勵志標本,他們最渴望的是“平等、參與、共享”,最需要的是剔除“殘疾”的標簽之外的尊重。給他們舞臺,給他們幫助,他們就跟我們一樣,“殘疾”絕對不應該成為他們的標簽。關注殘奧會、關注奧運健兒,不是為了同情、也不是為了被感動,而是像看正常人一樣看他們競賽,在享受正能量和激勵的同時,保持最可貴、也是最基本的尊重。
稿源:荊楚網(wǎng)
作者:張傳超
更多相關信息請訪問中公時事政治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轉載,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yè)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