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俄軍新一代空中加油機伊爾-78M-90A(也被稱作伊爾-478)下線。這是繼圖-160M2轟炸機下線、A-100預警機首飛后俄空天軍裝備建設在本月的又一大收獲。
伊爾-78M-90A在外行上與它的前輩伊爾-78、伊爾-78M大致相像,但機體平臺已經從早期的伊爾-76替換成了最新的伊爾-476,飛行性能得到優(yōu)化,飛機空間也有所增加。而且新的PS-90A發(fā)動機更加省油,航程可增加18%。
伊爾-78M-90A相比老型號,另一個重大的變化是加裝了了L370“維特伯斯克”機載主動防御系統(tǒng)/定向紅外對抗系統(tǒng),可以對付紅外、激光制導導彈威脅。系統(tǒng)包括,導彈逼近告警系統(tǒng),紅外干擾設備(應該不只一個)。從外形看,目前伊爾-78M-90A攜帶的并非激光干擾設備,只是干擾紅外線的干擾機,類似用“大燈”壓制導彈紅外導引頭。
L370系統(tǒng)其實也有激光類的紅外壓制設備(藍色箭頭,紅色箭頭為伊爾-78/78M上使用的“大燈”),不過目前似乎還并正式投入使用。此外,L370作為完整系統(tǒng),其實除了干擾彈,還有拖曳式的雷達誘餌,因此伊爾-78/78M在對付雷達制導導彈也可以有更多選擇。
伊爾-78M-90A采用兩種共計3個加油吊艙,翼下的2個UPAZ-1(如圖)以及機身尾部左側的1個PAZ-1M,前者每分鐘輸油1000升,后者2900升。集體的優(yōu)化讓伊爾-78M-90A的整機載油量可增加到超120噸,具體可以給多少飛機加油取決于航程,以飛行3000公里計,大約還可以輸油40噸。(具體請看后面詳細報道)
蘇聯時期總共建造了40多架伊爾-78和伊爾-78M加油機,其中大部分由俄羅斯繼承,公開信息顯示,目前俄軍可用的伊爾-78/78M約有近20架。
俄軍現役的伊爾-78/78M與轟炸機一起隸屬于俄羅斯空天軍遠程航空兵司令部,可見其主要任務之一還是為戰(zhàn)略轟炸機服務。當然,伊爾-78/78平時也會和蘇-24、蘇-34、蘇-30SM、蘇-35等飛機進行合練。
同是在11月29日,解放軍報網站英文版了公開我軍現役的伊爾-78加油機高清大圖。這是中國從烏克蘭接收3架二手伊爾-78后,首度正式披露。十幾年前,中國曾試圖引進俄羅斯的伊爾-78M,但最終因為生產線難以重啟而無果而終,后來只能從烏克蘭引進這些二手的伊爾-78。
雖然剛披露不久,但伊爾-78在解放軍服役以來其實已經頗有建樹,已多次隨空軍赴遠海進行訓練。圖為,伊爾-78與蘇-30在近期出海時同框。我國目前的大型加油機無論是性能還是數量都很有限,盡快設法獲得新大型加油機是建設戰(zhàn)略空軍的當務之急。(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本欄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凡本網注明版權所有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新浪網,凡署名作者的,版權則屬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經本網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軍事:最多軍迷首選的軍事門戶!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