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網友拍攝的正在進行舾裝工作的國產航母的最新圖片顯示,這艘航母艦島最關鍵的部件,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雷達罩已經安裝,內部雷達硬件或已經安裝完畢。
新聞延伸: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11月8日文章稱,中國首艘國產航母002艦正在加緊安裝346A型相控陣雷達,這項工作一旦完成,該艦可能在近期進行海試。
11月8日,中船重工舉行報告會,會議畫面中,首艘國產航母機庫內景首次公開。根據(jù)目前的普遍猜測,首艘國產航母的機庫面積將比“遼寧”艦大10%左右,這將意味著多裝載2至3架殲15艦載戰(zhàn)機或多架直升機。
國產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提到,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正在進行系泊試驗,各項試驗進展順利,工程進度“有所提前”。他還表示,中國已能建造任何型號的國產航母。
國產航母近期有可能海試嗎?
按照目前進度看,第一艘國產航母在今年年底前下水遛一圈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果真如此嗎?
軍事專家李杰解釋說,按照國際慣例,從航母下水再到海試、服役通常是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從下水到海試一般是一年左右時間。而我國國產航母是下水是在今年4月26日,距離現(xiàn)在也就半年左右的時間。當然工程進度有可能提前,也有可能推后。根據(jù)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的說法是工程進度有所提前,因為我們在之前的“遼寧號”的設計建造方面經驗是已經有所積累。
從目前曝光的圖片上看相控陣雷達正在安裝,等這一工程完成就相當于航母有了自己的眼睛。眼睛都有了,再有導航系統(tǒng)、通信系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等,航母就基本上具備了海試的條件。當然,海試之后距離真正的交付海軍還有一段比較長的過程。
如何理解工程進度“有所提前”?
軍事專家李亞強解析說,一艘新的大型平臺武器能夠研制成功并形成戰(zhàn)斗力,是需要通過軍隊和地方共同努力和長期溝通的。但目前在建造的階段,主要還是由地方工業(yè)部門、科研部門來支持完成,所以說國產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提到的工程“有所提前”,還是具有權威性和可信性的。
從國際上看,邊研制邊建造的武器裝備工程多數(shù)都會推遲。因為在沒有研制成功之前,在沒有定型裝備生產之前,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有國家出現(xiàn)軍方提出別的方面的指標,使得研制工程拖后的。我們的工程有所提前,首先能說明的是各方溝通配合比較順暢,再一個是我們在各方技術的掌握上是已經比較成熟了。
如何理解“中國已能建造任何型號的國產航母”?
專家李杰解析稱,國產航母工程總指揮胡問鳴表示,中國已能建造任何型號的國產航母,這里他提到的“任何型號”可以理解為包括美國航母在內的關鍵性技術我們也都能夠掌握。
我們的遼寧艦和在建的國產航母都是采用滑躍式起降的方式,而美國和法國、巴西是采用彈射起降。這里提到“任何型號”就說明,中國不僅能夠掌握滑躍起降技術,蒸汽彈射和電磁彈射技術也完全能夠掌握。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